ucbug軟件站:安全、綠色、放心的專業(yè)下載站!首頁|最近更新|專題集合|標簽云|站內(nèi)導航|加入收藏

電影《我不是藥神》是根據(jù)陸勇原型故事改編而來

時間:2018-07-06 15:03:32來源:未知人氣:0

很多人說看完《我不是藥神》是感動的,《我不是藥神》的男主角是一個買印度神油的油膩中年,離異,孩子判給了妻子,自己的父親身患重病在醫(yī)院,老呂王傳君飾演。是一位慢粒白血病患...

很多人說看完《我不是藥神》是感動的,《我不是藥神》的男主角是一個買印度神油的油膩中年,離異,孩子判給了妻子,自己的父親身患重病在醫(yī)院,老呂王傳君飾演。是一位慢粒白血病患者,因為無法承擔昂貴的正版藥品,找到了程勇(徐崢)扮演,從而出現(xiàn)了后面一系列的故事,其實這個故事是有原型的,他就是陸勇,但是陸勇像程勇那樣開始賺錢藥品的差價,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陸勇。

我不是藥神原型陸勇資料

陸勇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稱,自己并沒有犯罪,也不是“藥俠”,他只是一個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患者。

電影《我不是藥神》是根據(jù)陸勇原型故事改編而來

7月5日,無錫,“藥俠”陸勇在家中。陸勇是電影《我不是藥神》男主角原型。新京報記者 王嘉寧 攝  由徐崢主演、寧浩監(jiān)制的電影《我不是藥神》正式上映。這部現(xiàn)實主義電影取材于2015年的真實事件——陸勇事件。在公映前的點映式中,影片口碑爆棚。

電影中,徐崢飾演的程勇是個男性保健品商販,開著一家神油店,但機緣巧合下成為印度仿制藥的獨家代理,因此收獲了高額的利潤,被大家給予了“藥神”的稱號。但在接觸到白血病人這個群體之后,程勇的善心被激發(fā),上演了一場人性和現(xiàn)實的博弈。片中呈現(xiàn)的病人生存困境、藥販子的道德困境、警察的法律困境、醫(yī)藥公司的商業(yè)困境等矛盾出現(xiàn)在影片之中,讓人深思。

然而,現(xiàn)實中陸勇的故事并不比電影遜色。陸勇曾是江蘇無錫一家紡織品出口企業(yè)的老板,2002年8月被確診患上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在尋找骨髓配型期間,他需要花高價購買瑞士諾華公司生產(chǎn)的名為“格列衛(wèi)”的抗癌藥來延續(xù)生命。

2004年6月,陸勇得知印度仿制“格列衛(wèi)”抗癌藥,開始服用,并在病友群里分享了這一消息。隨后,很多病友讓陸勇幫忙購買此藥。

2014年,為方便給印度匯款,陸勇從網(wǎng)上買了3張信用卡,并將其中一張卡交給印度公司作為收款賬戶,另外兩張因無法激活,被他丟棄。

因為在網(wǎng)上買卡,讓警方注意到了陸勇。2013年11月23日,陸勇被湖南沅江市公安局逮捕,2014年3月19日執(zhí)行取保候審。2014年7月,沅江市檢察院以妨害信用卡管理罪和銷售假藥罪對陸勇提起公訴,隨后陸勇取保候審。

2015年1月10日晚,陸勇在機場再次被警方控制。而后,檢察院向沅江市人民法院撤回起訴,認為其行為不構成犯罪。

陸勇的被捕與獲釋引發(fā)了諸多對于高價“救命藥”與因病致貧的討論,“藥俠”的標簽被附著在陸勇身上,他一度被慢粒白血病病友視為救命恩人。

陸勇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稱,自己并沒有犯罪,也不是“藥俠”,他只是一個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患者。

電影《我不是藥神》是根據(jù)陸勇原型故事改編而來

2004年,陸勇發(fā)現(xiàn)一款印度生產(chǎn)的仿制藥品,價格便宜得多,效果與原藥品幾乎相同。陸勇直接聯(lián)系到了印度經(jīng)銷公司,并開始直接從印度購買抗癌藥物,此后他通過網(wǎng)絡QQ群等方式向病友推薦。隨著病友間的傳播,從印度賽諾公司購買該抗癌藥品的國內(nèi)白血病患者逐漸增多,藥品價格逐漸降低,直至每盒為人民幣200余元。

為了方便病友匯款,陸勇購買了3張用他人身份信息開設的銀行借記卡。2013年8月下旬,湖南省沅江市公安局在查辦一網(wǎng)絡銀行卡販賣團伙時,將曾購買信用卡的陸勇抓獲。2014年7月21日,沅江市檢察院以妨害信用卡管理罪和銷售假藥罪對陸勇提起公訴。

陸勇被抓后,數(shù)百名白血病病友聯(lián)名寫信,請求司法機關對他免予刑事處罰。

2015年2月27日,湖南沅江市檢察院對陸勇涉嫌“妨害信用卡管理“和”銷售假藥”案做出最終決定,確認“陸勇為病友們提供的幫助全是無償?shù)?rdquo;。雖然陸勇“違反了金融管理法規(guī),但其目的和用途完全是白血病患者支付自服藥品而購買抗癌藥品款項,情節(jié)顯著輕微,危害不大”,決定對陸勇不起訴。

此案引發(fā)社會高度關注。2017年2月,慢粒性白血病的主要藥物“格列衛(wèi)”被納入國家醫(yī)保范圍。今年5月1日起,國家使我國實際進口的全部抗癌藥實現(xiàn)零關稅。

陸勇7月5日接收北青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如今隨著醫(yī)保等新政策的推廣,來找自己尋求仿制藥購藥方式的人少了很多。談到熱播的電影,他表示其中很多情節(jié)都是當年他和病友們親身經(jīng)歷過的,并曾為電影中的這些片段流下了眼淚。

陸勇告訴北青報記者,自己確實“不是藥神”,“我只是一個普通的白血病患者,是一個真實的人。”

談疾病與療效

新京報:能否談談你的患病經(jīng)歷以及生病前與后的變化?

陸勇:我是2002年的8月8號被確診為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16年了,其間經(jīng)歷了很多波折,現(xiàn)在病情還算穩(wěn)定,只是每天還是要吃藥,也需要承受一定的副作用。但是比起失去生命來講的話,這點副作用不算什么。

新京報:如何想到去印度購買仿制藥?

陸勇:醫(yī)學界對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的治療辦法,首先是考慮移植。因為當時找到合適的供者,一直在等。

后來有醫(yī)生推薦了靶向藥“格列衛(wèi)”,說對以后的移植有幫助。當時就從日本買了一盒,價格是23500元,也是在這個藥的包裝上知道印度的仿制藥,后來,我去印度買了藥。由于到2005年才找到供者,所以我從2002年到2004年一直在服用這個藥,兩年下來,各種費用加起來接近70萬。

新京報:為什么仿制藥會比國內(nèi)便宜?

陸勇:印度對仿制藥有很多政策方面的支持,我問過他們一個藥的研發(fā)以及生產(chǎn)注冊的費用,他說基本上在100萬到150萬左右。我發(fā)現(xiàn)他們跟中國比起來,工廠的規(guī)模都比較小,不太注重場地很豪華的辦公室空間,所以他們的利用率很高,完全是出于實用來進行設計的。我上次去看過的藥廠員工七八十人,一年生產(chǎn)的規(guī)模大概在2億人民幣左右。而且人工費也便宜。

新京報:你在選擇藥品的廠家、療效時都出于什么樣的考慮?

陸勇:主要考慮的還是藥的安全性,我也是在各方調(diào)研之后才確認這個藥。這個藥在日本也有,印度藥會出口到日本市場去,所以我覺得這個藥應該沒問題。

新京報:為什么最終與印度仿制藥藥企cyno合作?有媒體報道,這是家壞公司。

陸勇:cyno當時給我的報價很合理,大概3000元一盒。我去過這家公司,也查看過他們的資質(zhì),在當?shù)貋碚f是沒問題的。對于一些媒體說這是一家壞公司的說法,我只能說,我用的這些藥,從來沒出現(xiàn)過問題。

新京報:有媒體報道,你介紹給患者的仿制藥存疑?cyno生產(chǎn)的Imacy沒有得到中國市場的準入許可,它在印度的生產(chǎn)也是違規(guī)的?

陸勇:我只幫助患有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的病友,用的藥都是印度正規(guī)公司的產(chǎn)品,我自己吃過Imacy,是沒有問題的,至于媒體報道的問題,我并不清楚。

電影《我不是藥神》是根據(jù)陸勇原型故事改編而來

談治病與救贖

新京報:據(jù)《印度時報》報道,2014年印度生產(chǎn)的藥中25%為假藥,你如何辨別?

陸勇:我到印度所買的藥都是我自行調(diào)研和考察的,我會到藥廠去參觀,到藥店去對比,確保藥品的質(zhì)量不出問題。

新京報:所以后面開始代購賣藥?

陸勇:首先我是一個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患者,嚴格意義上來講,我不是代購賣藥的。2004年4月的時候建了一個QQ群,里面有很多患者,大家吃不起正版的藥物,因為對我比較信任,有的病友實在沒辦法了,就讓我?guī)退麄內(nèi)ビ《荣I藥。很多患者提出來在國內(nèi)設立一個賬戶用來收款,然后統(tǒng)一匯到印度去。患者自己購買合理數(shù)量的藥物,并不是用于販賣,我認為這是合法的。

新京報:主要推薦的是哪些藥,治療什么疾病?

陸勇:主要就是治療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的藥,我們的群里都是患有共同疾病的人。至于其他癌癥病人,我并沒有推薦藥物,這是和人命相關的,不能馬虎。

新京報:你被稱為“藥俠”,如何看待這個稱號?

陸勇:那是媒體給的稱呼,說好聽一點這是社會給予的認同,這個稱號存在巨大壓力,想一想,上千人把生的希望寄托在一個人身上的感覺。就像電影《我不是藥神》一樣,說到底我只是一個白血病患者。

新京報:會覺得比較有成就感嗎?

陸勇:談不上成就感,我是眾多白血病患者的其中之一,只是比他們早去印度買藥而已。當你得知自己得絕癥,只想活下去。

談罪與罰

新京報:你如何評價自己?英雄還是商人?

陸勇:都不是,我是個白血病人,一個普通人而已。

新京報:有想過會因此惹上麻煩嗎?

陸勇:沒想過,我只是提供渠道而已,我沒有犯罪。

新京報:你沒有因此獲取一些利益?

陸勇:雖然仿制藥相對原研藥來說很便宜,但是我們只能靠藥物來維持生命。我沒有想通過這樣來賺錢,這種錢都是救命錢,不能賺。

新京報:如何看待“保命”與“違法”的矛盾,看病難、看病貴與不合法的兩難處境?

陸勇:在我這里,保命和違法不矛盾。我們不存在銷售獲利的行為,談不上違法。我的案子出來之后,很多人開始打起了代購仿制藥的主意。如果沒有能力親自去印度買藥,通過中介購買,一些病友也愿意。但是從中介的角度講,這是犯法。但從患者的角度來說,不吃這個藥,只能等死。我個人希望國家也有類似的藥物。

新京報:因“涉嫌妨礙信用卡管理罪和銷售假藥罪”被捕,你現(xiàn)在感覺案子有什么特別意義?

陸勇:我的案子實際上很小,但是反響很大,我的案子觸動了中國醫(yī)療中的痛點,引起了社會的反思。從那時候開始,國家層面推出了很多關于中國藥品改革的措施,基本上已經(jīng)跟國際接軌了,以后這個吃藥矛盾可能沒以前那么大了。

談電影與現(xiàn)實

 

新京報:作為《我不是藥神》原型人物,電影中哪些情節(jié)和經(jīng)歷跟你是一樣的?哪些是改編?電影制作過程你參與了嗎?

陸勇:電影和現(xiàn)實不能等同,徐崢飾演的主人公通過代理印度仿制藥“格列寧”收獲巨額利潤。但我并沒有從中獲利。電影中的那些患者和現(xiàn)實中的倒是相似,為了活著,把希望寄托給程勇。

當時是編劇找到我,說想拍我的故事,我授權了,后面整個過程沒有參與,最后看樣片的時候,我覺得對主角的設計會讓不清楚我的案子情況的觀眾誤解,所以最后片尾加了現(xiàn)實中的我。

不過總的來說,通過電影反映出白血病群體的生活狀態(tài),讓社會知道還有一群這樣的人抱有對生活的希望。

新京報:電影最打動你的是哪一個情節(jié)或者哪一句話?

陸勇:一個是車禍那一段,讓我想起了出車禍去世的父親。另一個就是我剛才說的片尾,我不是要表現(xiàn)什么個人英雄主義,而是想澄清一個事實,我并沒有犯罪。

新京報:如果你評價這個電影的話,你會怎么看?

陸勇:還是很好的電影,里面的很多臺詞現(xiàn)實中我在心里說了很多遍。